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 真人百家乐试玩平台|丁道师:为“问题不断”的摩拜单车叫声好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02    次浏览

丁道师ID:dingdaoshi123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研究。任何商业模式都要赚钱的,没有赚钱门路的商业模式注定走不长久。当然摩拜单车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前期肯定亏钱,因为除了车辆购置和养护成本,他们还有人员管理和公司运营成本以及无法被计算的研发成本。自行车版滴滴横空出世,骑行将会流行起来?摩拜单车由前Uber中国上海总经理王晓峰出任CEO的初创企业,在今年四月诞生伊始,就引发了诸多关注。其特有的“小橙车”上线不久后,逐渐进入上海核心商圈;运营四个多月,mobike又进入北京市场,一周内,迅速投入使用的数千辆自行车再次引爆传播。随后,仅仅过了一个月,摩拜单车被传出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融资效率分分钟钟秒杀初创时期的BAT。日前,我受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就摩拜单车所引发的业界热点话题,做了一些分析解读。以下是节目精华摘要:主持人:摩拜让单车重新火了起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丁道师:说起这个事情,又想起来前几天我从中关村叫滴滴去六道口的囧事,因为晚高峰半天叫不到车,最终无奈之下徒步30分钟到达目的地,我想当时有辆自行车就好了。所以摩拜单车解决的就是城市里短距离出行的需求,这种方式更健康、更低碳,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所以在北上广深饱受交通拥堵的都市一族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主持人:据了解,摩拜单车被定义为“智能共享自行车”,与其他公共自行车不同,摩拜单车不需要办卡,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开锁骑车;也没有固定停车位,骑行结束后将车辆停放在道路两侧可以停放自行车的区域,锁车即可完成使用。目前,摩拜单车的租用价格为每半小时一元。摩拜单车方面宣称,用人人可负担得起的价格提供共享自行车服务,使人们更便利地完成城市内的短途出行,并帮助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这是冲着“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而去啊?丁道师:在一线城市中,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摩托车等,的确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神器,所以我们也看到不管是美团外卖也好百度外卖也好,都是通过单车来给用户提供配送服务。这种交通工具的重新开始流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物流和出行成本正在加速增加,消费者又开始使用这种廉价的方式。主持人:自行车版滴滴横空出世,前车之鉴不容忽视?早在2008年前后,甲乙木、贝科蓝图、方舟等数家由企业运营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在北京集中出现。随后不到3年,上述企业均因经营不善纷纷倒闭。于是,当公共自行车再次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疼,当年那些消失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因为什么原因呢? 丁道师:公共自行车消失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铁、公交的完善,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城市地铁早已经四通八达,市区大部分地方基本10--15分钟都能走到地铁站,其次就是随着经济增长,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价格较高、管理不到位、后期维修不到位以及使用繁琐等诸多原因,曾经放置街头的自行车缺乏人问津。主持人:或许是吸取了前“车”之鉴,摩拜单车则以增加成本和牺牲部分舒适性为代价,从技术角度进行了新的尝试:自行车车身全铝材料,不易锈蚀;轮胎采用防爆车胎,两万公里的骑行下只会磨损,无需给内胎充气。使用轴承取代传统的链条,不再出现“掉链子”等情况。 同时,推出信用积分和违规停车举报等管理措施。但是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摩拜单车在上海运营3个月后,创始人哭了…》敲响了警讯。文章列举了五花八门的藏匿车辆、加装私锁、故意损坏的行为,令人侧目。老司机遇到新问题了?丁道师: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摩拜单车推出就是避免了之前出现的各种自行车质量问题,但必然会增加车重、影响舒适度,这就像矛和盾的关系一样。当然现在的摩拜单车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他们后期对产品进行改善,把多种优势结合起来。主持人:尽管公共租赁自行车项目没有获得成功,但随着时间转变和现实出行的需要,包括京沪在内的全国许多城市都已存在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的公共自行车,并均不小的财政资金投入,目前也在发展手机约车等服务模式。未来,政府的公共自行车和企业的共享自行车如何和谐共生?丁道师:未来首先要政府部门开放心态,如果要和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就要进一步放权,把公共自行车也想办法纳入到摩拜单车的平台中。就像滴滴一样,既可以叫社会车辆,也可以叫传统的出租车。主持人:作为一家公司,摩拜高管却多次强调mobike暂不考虑盈利。与之相对的是,“公益”却被屡次提及。事实上,从公益出发,mobike如今已在上海有了不少成绩:6月24日,上海杨浦区作为全国首个政企合作方,与摩拜单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25日,南京东路街道和外滩街道的摩拜推荐停车点建成。9月1日,上海市市委书记造访摩拜。等等,“摩拜”CEO 王晓峰表示,共享自行车不是公益项目,也不完全是盈利项目,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种怎样的模式?丁道师:可以明确的讲,摩拜单车这是一种商业项目,不是公益项目,但因为它的低碳节能、环境交通拥堵、价格便宜等诸多特性,让他又拥有了公益的价值。就好比阿里巴巴和腾讯虽然是商业企业,但他们的大数据能力又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做很多社会化的服务。主持人:可是,还是有热心群众帮摩拜算了一下账,mobike的研发负责人说过,mobike的目标是四年免维修,那么基本可以理解为depreciation折旧时间是四年。如果一辆车一天之中被使用的有效时间是1小时,那么就是一天能够带来2元的收入,假设一年有300天有效使用天数,就是600元收入,四年就是2400元,也就是说,如果一辆车的固定投放成本在2400元以下(实际投入肯定远小于2400,而实际使用时长相信也会高于1小时),不考虑其他支出的前提下,这就是一个赚钱的好生意了。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承认,甚至还要打出情怀的牌来?丁道师:任何商业模式都要赚钱的,没有赚钱门路的商业模式注定走不长久。当然摩拜单车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前期肯定亏钱,因为除了车辆购置和养护成本,他们还有人员管理和公司运营成本以及无法被计算的研发成本。所以说现在的摩拜单车打打情怀也没什么不好,未来他们也可以基于出行服务赚取其他的增值服务,比如通过摩拜单车去吃饭、看电影,就有不同幅度的商家优惠。主持人:如果把mobike称为小红车,在北京还有一家把自己称为小黄车的公司。这家自北大起家,发力校园市场的公司叫做ofo。ofo的创始人清一色为北大车协的同 学,他们创业最先尝试的是自行车骑行团的方向,这个方向不用多说,自然半道崩殂。之后在15年6月份,他们转型为校园共享单车,目前ofo已经拓展到20座城市、注册用户超80万、日最高订单20万单。可以说,他们确实找到了自己的PMF(产品市场契合点)。合辙共享自行车得从校园下手?丁道师:虽然目前看来ofo要领先摩拜单车,但因为ofo发力更早而已,目前对比双方实力意义不大。共享自行车的未来一定在校园以外,只有校园以外的共享市场才是真正的大市场,专注校园的话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出行效率提升帮助非常有限。虽然校园相比城市的确有更高的使用频率和更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但全国的大学生加起来也才2000万级别,和6亿左右的城市消费者相比量其实少了很多。而且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对来说弱于学校外面的群体,对以后的增值服务开展不利。主持人:因为自行车出行需求重新被激活,其未来出路在哪里尚不清晰,而美国老牌汽车公司福特也在近日投资美国最大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商Motivate;福特还和美国最大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商Motivate 签订长达七年的合作计划,为旧金山提供7000辆名为“ Ford GoBikes ”的 新自行车,用户通过公司的 FordPass app 就可以使用这些自行车。福特想要实现私人巴士和公共自行车项目同步进行,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转换来回的出行方式,比如说天气变化或者公司想让用户选择哪种出行方式而制定的激励方案。自行车出行刚需如何借助互联网更好的被撬动??丁道师: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就应该把各种交通工具结合起来利用。比如在北京,你住大兴,要在中关村上班,骑自行车过来需要四五个小时肯定不现实,这种情况就可以先坐地铁,下了地铁再骑车到你所在的公司。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APP的出现,为这种出行工具的切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你坐地铁快到中关村站了,提前15分钟你就可以预约地铁附近的摩拜单车,这样对你出行效率的提升帮助非常大。PS:本文作者丁道师,关于本文所述观点,欢迎来信探讨,微信:dingdaoshi丁道师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体人”概念,随后简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2014年丁道师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的自律规范》,引发广泛关注。 现在是钛媒体、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人民网专栏等主流科技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专栏作家。 合作请联系微信:dingdaoshi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赞赏人赞赏